top of page
搜尋


藏品欣賞:陶製 孫思邈 騎虎雕像
品名:陶製 孫思邈 騎虎雕像 製作:陶製 年代:清代 尺寸:高43寬31深17公分 唐朝京兆人(現陝西耀縣),年少立志學醫;是中國著名醫學家.藥物學家,人稱藥王;精通老子.醫術.食療.針灸.通百家擅長陰陽,據說他活了140歲… 各式雕像 (佛像、神像)、古董家具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22年12月1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17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明清家具讀玩-明式家具年代鑑定因素「榫卯」
匠師在評定一件家具的年代和好壞,通常在經過修復時,會將其拆散重新安裝,看到內部的榫卯後,來做為參考依據。而榫卯造的合乎法度,且精密嚴謹,就是好家具時代也較早,反之就是不好時代也較晚,按此來判斷一件家具好壞是正確的,但是以此判別年代就不一定完全適合,誰也沒法斬釘截鐵的說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21年6月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66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賞古雅致|明清家具|黃花梨 南官帽椅
官帽椅可分南官帽與北官帽,北官帽椅四出頭指搭腦兩端 及兩扶手都有出頭,因與古代官員的帽子相似,於金代墓 出土,四出頭官帽在宋元時期就形成,此椅前後腿與背靠 兩側一木連成,背靠彎度大,符合人體脊椎得以緊靠而舒 適,前腿連接鵝脖使扶手牢固耐壓力,整體造型簡練,嚴 謹黃金比例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20年4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1,31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賞古雅致|明清家具|黃花梨 交椅
黃花梨色澤黃潤或偏紅,材質細密韌性佳,紋理流暢有的形似麥穗,香氣特殊獨一無二,從而備受人們的喜愛。 產自中國的海南島以及明代安南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20年4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70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明清家具讀玩 - 桌、案、几的區別
到底如何區分案與桌呢?在形制上有本質的區別,一般來說案與桌以它腿的位置決定了名稱,與高矮大小功能之類的無關,腿往內縮為案.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20年4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1,21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信仰的追尋與心靈庇護 - 木雕加彩媽祖坐像
護佑神媽祖以樟木雕刻而成,頭挽高髻,面容飽滿,柳眉細目,鼻樑挺直,嘴角含笑,面容慈悲和藹。肩披卷草紋樣霞披,身著龍紋刺繡袍裙,裙襬飾海水江涯紋,足履尖頭靴。雙手於胸前平置互握,穩重端莊,倚坐雙龍頭把手寶座上,莊嚴肅穆,神情超然詳和
禪凌文物藝術
2020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33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明清家具讀玩 - 鹿角椅
中國鹿角椅是代表權威的椅子,是滿清皇室的專用椅,皇帝用他親自狩獵而來的鹿角,命造辦處的工匠製作,從皇太極一直到嘉慶除了雍正皇帝之外,每個皇帝都狩獵過鹿,做過這樣的鹿角椅,現今故宮還收藏有四把鹿角椅,且皇帝喜好在鹿角椅背上題詩。
禪凌文物藝術
2020年3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30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明清家具讀玩 - 官帽椅
所謂官帽椅
官帽椅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官帽而得其名。官帽椅常見為 南官帽椅 與 四出頭式官帽椅 兩種。古代冠帽式樣很多,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在書中和戲劇上常見的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20年3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76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明清家具讀玩 - 交椅
黃花梨交椅至今還是中式家具裡的一大經典款式,尤其是海南黃花梨交椅老件動輒幾百幾千萬人民幣以上的拍賣價格,就算是黃花梨新做的物件,也是百萬台幣起步。
禪凌文物藝術
2020年3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37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購買古董傢俱的基本知識
現今市場常以材質來做為收藏的主要依據,在中國古家具中,硬木以黃花梨、紫檀、酸枝、鐵力,雞翅木為主流,軟木則以楠木、櫸木、榆木、柏木、杉木,樟木為主。在明清時期賞上層社會和文雅人士喜愛用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50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如何區別明式與清式傢俱
明清家具品種,造型都有明顯的時代特徵,如酒桌、圓靠背椅等家具,在明代尚且流行,入清之後則被淘汰,而式樣莊重的太師椅,則是清代家具的代表作。又如茶几、折疊桌等,都是清雍正以後出現的新品種,而在明清兩代均流行的坐墩,在造型方面也有明顯不同,明代的多胖矮,清代則多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43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海南黃花梨炕几十五年增值變化
五年前是黃花梨近年的高峰期,需求非常之大,當時在台灣手頭上有這些東西的藏家,理想售出價平均約落在120萬台幣,經過仲介的仲介費,古董商轉手的利潤,貨運至中國的費用與風險,在中國賣到最終收藏家手裡時,行情大約落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32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越窑|第九章|越窯與德清窯、甌窯、婺州窯的關聯與區別
華夏文物藝術交流協會-古文物藝術之隋唐時期,在浙江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是一個製瓷高峰。按地域沿海有越窯、溫州地區的甌窯(創燒於東漢晚期,衰落與北宋)。內陸有位於東苕溪流域的德清窯,浙西地區的婺州窯。在生產規模,胎質、釉色、造型、紋飾及其他裝飾工藝上,有著相互的關聯和各自的特點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29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越窑|第八章|裝燒方式 以及底足的痕跡
越窯瓷裝燒主要是二種方式:明火燒、和唐代以後的匣缽裝燒。匣缽出現前,產品都用明火疊燒。疊燒的器物,為了加強承受力,器底較厚,比較笨重。因為器物沒有匣缽的保護,直接受煙火和窯頂落沙等的侵襲,產生熏煙和釉面黏附沙粒,造成釉色不純正和釉面不光潔的現象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41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越窑|第七章|器形的演變
以雞頭壺為例,來說明器形的演變。
雞頭壺是三國末年西晉時期的一種新產品,早期的雞頭壺多數是在小小的盤口壺的肩部,一面貼雞頭,雞頭無頸。另一面貼雞尾,頭尾前後對稱,雞頭都係實心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12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越窑|第六章|越窯青瓷的對外輸出
東漢初年,寧波地區已於日本有交往。而明州港(寧波)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深水良港,早在戰國時代就是中國主要的海港之一, 在唐王朝更是東南沿海首屈一指的海外交通港口。越窯產品在日本、朝鮮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印度、坦桑尼亞、肯尼亞、埃及等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9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越窑|第五章|關於越窯產品、窯具上的文字
越窯的墊燒具、匣缽、以及物件的底部很多都刻有銘文,其含義:(1)紀年。天干地支紀念款的碗、盤等器物,有“太平戊寅”、“太平丁丑”字樣。(2)姓氏。(3)標記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7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越窑|第四章|隋唐時期到南宋初期 (下)
“秘色瓷”釉質的勻淨光潔,釉色的純淨青綠,含蓄素雅,一種純淨、內心感動的美。代表越窯的最高水平。
陳萬里先生在《瓷器與浙江》中指出“本來越窯之大量生產,以及可以做到這樣的精妙,完全是由於吳越王的促進,以後衰落又完全受到政治的關係”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98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越窑|第四章|隋唐時期到南宋初期 (上)
考古調查資料顯示,唐宋時期越窯大致分成:隋–初唐、盛唐、中晚唐、唐末–五代、北宋早期、北宋中期、北宋晚期–南宋八個時期。越窯的分佈可分為一個核心產區和兩個次級中心。浙江慈溪東南橋頭鎮一帶的上林湖周邊是越窯的核心產區,分佈著150餘處窯址.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20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越窑|第三章|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
越窯青瓷自東漢創燒以來,中經三國(魏國、蜀國、吳國)西晉、東晉,到南朝,獲得了迅速的發展。可以說,在中國製瓷手工業發展的進程中,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承前啟後,是一個重要的時期。青瓷生產量大、內容豐富,普遍受到百姓的喜愛,逐漸取代了銅器、漆器、陶器,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...
禪凌文物藝術
2019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393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